浙里故事|科研创新,心动科技浙江
发布时间:2019-09-06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走在浙江园,入目所及的美景,让人不禁感叹造园者的用心和匠心。而新优植物、新型绿墙、生态浮岛、长效花境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则赋予了展园更多的科技魅力,使展园建设更加生态化、科技化、智能化,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展园提供重要动力。
浙江园所展示的一系列科研创新成果,彰显浙江园林园艺发展的新成就和科技化、创新化水平。其中,有一部分创新成果,则来自金沙js1005线路的自主研发。在浙江园建设期间,公司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沈柏春带领研发团队,从前期的苗圃选苗与移栽处理,到南树北植、花期调控等技术攻关,到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直至后期的养护管理等,全程参与了浙江园的建设,为打造高科技的绿色展园,贡献了科研力量与科技智慧。
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沈柏春在浙江园内查看植物长势
研发中心副主任高凯在浙江园取水样测PH
新优植物,心怡“锦上添花”
浙江植物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为了营造具有浙江乡土记忆的园林美景, 浙江园采用了600余种植物,大量运用浙江特色品种,将展园装扮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大量新优植物的应用,更是为展园景观“锦上添花”。
‘常春3 号’、‘红阳’、红缨’、‘紫秀’、‘春诗’等杜鹃花;‘金玉’桂花、‘串银球’桂花、‘玉帘银丝’桂花;‘金菊3 号’菊花、‘仙斛3 号’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御金香’、‘黄金芽’等茶叶……这些独具浙江特色的植物新品种的展示,充分展现了浙江园林园艺植物新品种开发的丰硕成果。4月29日,北京世园会开园期间,通过品种选择,浙江园内的杜鹃正迎来盛花期,红色、粉色、白色的杜鹃花将展园妆点得姹紫嫣红,充满了热闹喜庆的氛围。
“其中,‘金玉’桂花、‘串银球’桂花、‘玉帘银丝’桂花这3个桂花新品种,是杭园股份自主培育的新品种。”沈柏春介绍说,“此外,园内的许多新优植物产品,如紫菀、金鸡菊、圆锥绣球、卡洛琳嫣红紫薇等,以及大部分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也都来自公司科研及生产苗圃基地。”
它们和园内众多浙江特色植物一起,“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展现着浙江园林园艺发展的新成果,展示着“浙江大花园”的秀美风光,彰显着浙江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新型绿墙,心放“丝绸之韵”
浙江省的新型垂直绿墙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位于展园富春山居负一层门口右侧的垂直绿墙,选用小叶栀子、龟甲冬青、黄金海岸线柏、火焰南天竹、哈伯南天竹、常春藤、吊兰等植物,以“丝”为笔,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浙江丝绸之美、体现浙江丝绸之韵,描绘出一幅柔软飘逸的浙江丝绸之画。
据沈柏春介绍,这款绿墙是在常规立体绿化基础上,将PVC材质构件——格栅通过合理搭接固定在不锈钢架上,采用保水、透气、不板结的无土泡棉作为栽培介质,并利用水循环系统,满足绿植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轻巧、干净,易于养护,景观效果突出。
杭园股份承建的垂直绿墙案例
无土泡棉材料是一种适宜植物生长并能保持水与空气平衡的新型栽培介质,集美观、防水、长寿命、易施工于一身,可广泛用于各种室内外墙面绿化。经过杭园股份研发团队多年攻关,已成功研发出60多种无土泡棉苗,完成了绿墙试验。其中,近20种植物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并在杭州、西安、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态浮岛,心念“别样风采”
除了让植物“上墙”,杭园股份自主研发的“生态浮岛”技术,则让植物在水中绽放出别样风采。这种轻型铝合金框架式景观型生态浮床,通过不同植物产品组合,可重现陆地多层次景观结构,并可与其他类型浮床自由组合,形成集水体修复与景观展示为一体的生态浮床。
位于展园北侧湖面上的新型生态浮岛,采用框架结构与木本植物相结合的漂浮花坛技术,在浮力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浮槽上铺设种植基质,配置厚皮香、芒草、千屈菜、再力花、梭鱼草、旱伞草、美人蕉等植物,形成优美的水上景观。并结合岸边和水中的旱柳、千屈菜、黄花鸢尾、水葱、香蒲、菖蒲、芦苇、荷花等水湿生植物,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湖面景观,同时起到净化水体的生态环保效果。
杭园股份下属的画境•青山湖花园中心的生态浮岛景观
有机资源,心得“保驾护航”
浙江与北京,一南一北,在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浙江园内的许多植物都是第一次“长途跋涉”来到延庆,如何保证它们在园内“好好生活”,面临很多难题。
土壤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延庆当地的土壤为沙质土,有机质含量低,容易板结,土壤透气性差,不利于大部分植物的生长。为此,在施工时,将土壤深挖30公分,然后按1:2的比例掺入杭园股份自主研发的“易丰”竹炭有机基质,对所有绿化种植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改良,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量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土壤的活性和透气性,有效促进植物生根,提高植物成活率。特别是竹炭有机基质对土壤改良所起到的长期效果,为植物的后期生长和景观效果的延续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浙江园内一棵棵植物,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正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易丰’竹炭有机基质以竹材加工废料、园林植物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具有质轻、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等功效,富含大量的腐殖质和有益微生物,可有效弥补土壤粉质、粘重、盐碱及生物活性低等缺点,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物免疫力具有良好作用,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泥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替代,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沈柏春介绍道。
长效花境,心情“绚丽多姿”
花境,是浙江园内一大特色。全园地被以浙江特色木本、宿根花卉植物搭配形成自然花境,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主题,打造出杜鹃花境、鸢尾花境、水生花境、混合花境、观赏草花境、月季花境、绣球花境、菊类花境、松柏花境、芳香花境十大主题花境。
十大花境主要集中在“花园浙江”和“浙江起航”两大篇章,它们既各自独立成景,又互相衬托,和谐统一,形成春夏赏花、秋季观叶、四季常绿的园林美景。起到丰富植物多样性、增加自然景观、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站在富春山居观景平台,一个个主题花境的美景尽收眼底。“这些花境从植物材料选择到空间结构布局,从配置手法到后期的养护管理,都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宗旨,这也是我们公司一直在研发的低成本维护长效花境营建技术在浙江园的应用。”通过沈柏春的介绍才发现,原来在一个个花境营造的背后,还藏着这么多科技的秘密。
雨水收集,心怀“海绵之念”
走在浙江园,顺着蜿蜒曲折的园路,可以到达园内每一处景点,而这一条条看似普通的道路及下方,却大有门道。园区大面积铺装路面采用传统材料与透水材料相结合的方式,结构层、基础均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通过缝隙满足雨水下渗与收集;表面则采用传统老石板、老石磨等材料,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景观效果。
全园按当地降水量数据需求铺设盲管,降水较小时,雨水可通过绿地和路面自然下渗;短时降水较大时,雨水可汇集至盲管,继而汇流园区水系,最终达到缓排、微净化、回收、储存、再利用的生态效果,实现展园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一场大雨过后,浙江园内更加绿意盎然,踏在干净清爽的园路上,不用担心会有积水弄湿鞋袜,只需带着怡然的心情,去欣赏无处不在的美景。
创新之所,心动“科技浙江”
除此之外,浙江园内还蕴含着更多的科技元素。园区主入口处,采用纳米喷绘技术制作的“富春山居”新中式照壁,磅礴大气、生动清晰地再现了青山巍巍、烟波浩渺的富春江岸风光;跨过月洞门往里走,一棵棵采用南树北植技术种植的植物,在微环境湿度控制系统提供的水分滋养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来到富春山居负一楼,采用水培、基质栽培、百草三仙岛等形式展示的现代设施园艺应用场景,彰显着浙江设施园艺发展的新水平;园区内入目所及的植物,如果不认识怎么办?拿出手机扫一扫为植物定制的专属“身份证”——二维码名片,关于植物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手机上,部分浙江独有或特色植物还带有背景故事等趣味链接,数字化技术应用让“植物专家”相伴而行……
农家小院里,竹林清幽,茶山如翠,桑树枝繁叶茂,铁皮石斛茁壮生长,一片片“叶子”的故事,讲述着浙江人民生态致富的传奇;浙江大花园里,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展现着浙江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生态经济发展到生态环境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是突飞猛进的科技实力。
今天的浙江园,以科技为笔,绘就了一幅浙江园林园艺发展的生态画卷;明天的浙江,将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谱写“浙江大花园”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于会莲 周之静